近年来,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纷纷推出各自的人才计划,各种“帽子”也纷至沓来。“帽子”为科研人员送去了“福利”,在吸引、培养创新人才上立下汗马功劳。在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里,“帽子”是不少科研人员纷抢的“硬通货”,但是,“帽子”过多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。(4月16 日中国青年报)
高等院校人才称号与个人升迁、科研经费启动、学术成果评价、学科设置等相挂钩,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学术功利化、浮躁化。推动人才称号去利益化,让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回归理性,已经成为当务之急。
相较于高等教育,基础教育领域的“抢帽子”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,所谓的教坛新秀、教坛新星、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、特级教师、区域名师等,各种称号花样繁多、层出不穷。诚然,这些学术称号从某种层面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,对于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,但名目繁多的各项称号很容易让教师应接不暇。各种称号与教师的职称评定、岗位晋升、评优评先等挂钩,不少教师渐渐地被荣誉绑架,忘记了初心。
我认为,评价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核心要素在于学生的评价以及教学质量,但在现行的评级体系内,这些都不在考察范围内。一些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表现得很好,但对于家常课却很难再有公开课赛场上的那种行云流水、神采飞扬。一些教师则恰恰相反,他们虽然在公开课上表现平平,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却深受学生喜欢,能够把握教育的核心,教学质量名列前茅。显然,“一刀切”的评价方式对于第二类教师是不公平的。
激励机制对于激活教师的热情、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,但是,如果方法不适当则会适得其反,让教师身心疲惫,不堪重负。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学术称号同样应当回归本原,去除附着在其上的利益因子。
称号仅仅只是教师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的一个证明,不宜过度放大,阶梯性评选的方式会加重教师的负担,让教师被动参与评选。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需要安静的环境,需要在静下心的前提下扎实走好每一步。教师被功名与荣誉所累,对教育生态来说,绝不是一件好事。
(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,作者:许艳丽,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。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。)